关于在少力村试点智慧认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研究
软科所 刘万旭 杨鹏飞 郭超超
2021年9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将“智慧认养农业”作为乡村新业态写入《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2022年吉林省政府出台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释放数字要素对农业发展的叠加倍增作用,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2025年底,结合全省“千村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数字村”。此刻推动少力村试点智慧认养农业建设,就是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具体措施。
一、智慧认养农业概念和优势
认养农业是订单农业的一种,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达成的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实现农村对城市、土地对餐桌的直接对接。认养农业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物的追求和回归田园的体验;可以帮助农民提前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自然风险导致的减产绝收;还可以带动农业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为农村带来客流、信息流、资金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二、认养农业的成功案例
认养农业这种模式早在几年之前就已出现在国内,全国有很多认养农业的成功案例。其中以盘锦“蟹田大米”和杭州“认领一头牛”的认养模式最具代表性。
(一)盘锦“蟹田大米”认养模式
2015年,辽宁省盘锦市,率先开创“认养农业+互联网”的耕种新模式。其主要做法为:构建认养系统,先成立总部基地,再建立“互联网+认养农业”大数据云平台,使客户通过手机终端随时查看相关信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零”环节直供,创新销售模式。
(二)杭州“认领一头牛”认养模式
“认领一头牛”创立于2016年,并于2021年创下了35亿的营业额数据。该公司推出两种认养形式:一是通过支付三千元“认养一头牛”,获得牧场奶牛认养权。二是花费一万元成为联合牧场主,获得“认养一头牛”的所有权。在2020年5月,“认养一头牛”将认养奶牛模式升级,开启云认养、联名认养以及实名认养模式。该认养模式通过对牧场奶源、生产制造、物流供应等多个环节与消费者进行连接互动,有效解决了品牌生产链信息不透明的行业痛点。
三、少力村开展智慧认养农业的基础优势
镇赉县莫莫格乡少力村有着天然的农业基础优势,未来发展认养农业大有可为。一是区位优势,少力村距离县城镇赉县仅22公里,2021年新扩建白齐线县道贯穿村落,交通极为便利,京东快递和顺丰冷鲜能够送达到村,电商服务点能够送达到户。二是土地资源,少力村毗邻莫莫格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土地资源无污染,土壤为天然弱碱性,适合种植甘蓝、红豆、油菜、苹果、卷心菜、马铃薯等作物。三是少力村养殖业的牛马羊猪均为天然散养,天然湿地水产捕捞资源丰富,认养农业范围品种较多。四是村集体较为富裕,册外地较多,认养农业发展基础较好。五是政策配套较好,镇赉县为发展“庭院经济”配套了补贴资金,老百姓种植意愿较高。六是少力村老百姓以庭院经济为主的种植已经发展多年,农户已经形成了多种植多收益的观念,一旦认养农业推广开来,增收可期,推广将较为顺利。
四、少力村开展智慧认养农业工作的思路
在少力村开展智慧认养农业可采取以下思路:一是逐步推动提高对智慧认养农业的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谋划好智慧认养农业的规划思路。二是打造村集体的认养农业基地示范田,做好模范带动作用,通过统筹涉农经费和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等方式搭建初步智慧管理平台,建设互联网销售和推广平台及APP软件。三是召集一批意愿较高的农户,建立认养农业合作社,统筹可利用土地进行划块统一管理。四是探索新型媒体推广平台,开发少力村认养农业销售市场,可尝试先种植一批农产品进行预售。五是联合周边村、乡共同打造少力村认养农业合作社,打造一个名字,培育一个品牌,统一对外认筹和销售。六是统一种植标准,确保绿色无污染,天然环保,建立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七是持续推广认养农业覆盖人群,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社会资本和一些企业参与进来,持续扩大基本盘和资金池。八是做好后勤保障和宣传工作,争取乡财政和县政策支持,利用政府渠道宣传推广少力村的认养农业品牌。九是持续做好人员培训管理和农产品质量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