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借鉴山东阳信经验推进梨树县肉牛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18 07:01:00
  • 字体:

产业处 沈轶

  一、阳信县肉牛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阳信县是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也是中国优良畜种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的主产区,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牛养殖加工集散地。全县规模以上肉牛养殖场136个,年存栏肉牛17.3万余头,年出栏肉牛28万头,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列全国第一位。全县通过SC认证的牛肉加工企业331家,年屠宰加工牛肉30万吨以上;有机肥加工企业16家,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皮革加工企业34家,年加工成品皮革1500万张;饲料生产企业4家,可生产反刍饲料及动物饲料48万吨,利用牛副产品生产高档宠物饲料2000吨,出口韩国、波兰等国家。阳信县肉牛产业总产值可达55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牛”县。具体情况如下:

  (一)肉牛饲养科学化。阳信县肉牛饲养起步早,经验丰富,改进速度快,现代化程度高。目前,阳信的养殖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5G智能化牧场,其中,亿利源5G智能化牧场真正实现了“听音乐,做按摩,喝啤酒,睡软床”的高福利养牛新方式和养牛智能项圈、耳标的实时数据传送。一是饲料更合理。阳信县肉牛饲养也是以玉米秸秆为主,但不同于梨树的是饲喂青黄贮饲料。青黄贮饲料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易消化,长肉快等优点,将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二是圈舍更科学。无论是能繁母牛还是育肥牛,饲养均采取圈舍内散养,增加了牛只活动量,增强了肉牛的体质,减少了饲养过程中疾病发生,提高了牛肉的质量。三是粪污处理更环保。采取发酵床式饲养牛只,发酵床加入菌剂、秸秆等材料促进粪污直接发酵,节省了牛粪处理过程,减少了气味污染和细菌污染。四是喂养更健康。无论繁殖母牛、犊牛还是育肥牛均饮用温水,冬季一头牛一天饮用的冷水需要消耗一斤半饲料的能量才能把水加热,还不利于牛只生长发育,影响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二)肉牛屠宰国际化。阳信县肉牛屠宰企业76家,牛肉及牛副产品330多家。调研发现,鸿安畜产品有限公司和亿利源清真肉有限公司分别建成于2010年和2016年,两公司均采用德国班斯肉牛吊装屠宰线和冰岛马瑞奥牛肉分割线,特别是亿利源清真肉有限公司的牛肉分割线通过公司与国外设备生产厂家合作定制开发,在国内建造了全中文版的定岗溯源、自动收纳、自动过称、热缩真空包装的牛肉分割生产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由于阳信县及周边县市区饲养肉牛不足以满足屠宰需求,近五年以来,以对口帮扶青海祁连县和协作帮扶内蒙古科右中旗为纽带,开拓实施了“千牛万羊进山东,牛县牛企联内蒙”,全国各地的牛羊源源不断走进阳信县。阳信人还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渠道,从全世界购买育肥牛进行屠宰或者直接进口冷冻牛肉进行分割分类销售。2021年阳信肉牛屠宰企业共计屠宰肉牛20余万头,其中从国外购入屠宰5万头。2021年我国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进口牛肉215万吨,其中阳信县进行分割以及加工销往全国各地牛肉40余万吨,已经形成了肉牛屠宰、牛肉分割和销售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当前阳信县又喊出“牛在世界养,肉在阳信产,吃在全中国”豪迈状语。

  (三)牛肉加工产业化。阳信真正实现了牛全身都是宝的牛全产业链条。比如华阳文化产业园看到代替象牙的牛骨雕刻产品,有摆件、也有挂件,产品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到十几万元;还有牛毛开发的毛笔;与军工厂合作供应国庆阅兵一半以上的阅兵方队皮鞋用皮;用牛骨瓷制作的绘画骨瓶非常震撼人心。还有精炼的牛油是许多大型火锅连锁店的主要供应商,还与一些大学科院机构合作开发牛血红蛋白药品,牛骨下脚料供应药厂等等,在阳信已经形成牛的全产业链条。一是生产出以牛为主的牛全身即食清真食品,多家企业可进行生产,例如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生产的“亿利源”牌雪花牛肉、家庭牛排、牛肉丝、牛肉粒以及家庭快菜等为主的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利税8600万元。二是鲜冻分割牛肉及其熟食品,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鸿安”牌牛肉食品,有鲜冻分割牛肉8类260余个品种,熟食调理品9类60余种产品,年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1.15亿元。三是肥牛系列产品,阳信华阳集团是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的集高档肉牛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皮革制品加工购销等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屠宰肉牛3万头,生产的10大类120余种的“谷得彼夫”牌肥牛系列产品,加工牛皮100万余张,实现年产值50亿元,利税5.2亿元。

  (四)粪污处理无害化。阳信县存栏肉牛17.3万头,生猪12.5万头、肉羊20万只、家禽465万只,年产生粪污218万吨,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等国家扶持资金补贴企业建设粪污处理厂、粪污处理站和粪污处理点,建立了专业化有机肥厂16家,有机肥加工企业16家,年消纳畜禽粪污150万吨、生产有机肥50万吨。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阳信县散户产生的牛粪采取集中放到收集点儿,由第三方公司送到粪污处理场,处理场以每吨18元支付第三方运费,规模养殖场自行运送至粪污处理场或自建堆肥场生产有机肥。以京阳生物肥业有限公司为例,依托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建立粪污堆沤发酵有机肥厂,通过往粪污内加入秸秆以及生物菌剂,进行有氧发酵生产有机肥,卖给农民用于蔬菜、花卉种植。同时把非制粒有机肥纳入了高标准农田采购项目,有效解决肥料出口问题。

  二、几点建议

  (一)开展对口合作。梨树县与阳信在许多领域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合作交流的空间十分广阔,建议定期开展政府、企业、养殖大户之间的交流学习,加强与阳信县在体制、机制、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对接,推动在产业配套、畜牧养殖、农业合作、招商引资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交流,努力实现互惠共利、合作双赢。

  (二)打造产业链条。目前梨树县肉牛存栏32.5万头,出栏11万头,肉牛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大户535家。梨树县肉牛养殖体量虽然大,但养殖技术不高,产业发展滞后,建议向阳信县学习,打造肉牛“种、养、加、销”产业链条。一是借鉴饲养模式,学习借鉴阳信县养殖模式,喝温水、睡暖床、吃青贮、听音乐、做按摩等养殖模式,并不断请专家教授讲解肉牛科学饲养方式,逐步促使梨树县肉牛养殖模式提档升级,提升养殖生产链条。二是建议探索建立肉牛饲养、屠宰加工、牛副产品深加工、牛肉及副产品冷链物流等牛全产业链条,养好牛、宰好牛、卖好牛,推进肉牛产业实现质的飞跃,改变梨树县肉牛“带毛卖”现状,增加肉牛产业附加值,使其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三)狠抓招商引资。依托梨树县玉米、秸秆等优势条件和良好的养牛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紧紧抓住与阳信县建立合作关系的有利契机,加强两地业务交流,大力引进阳信县现有大型企业在梨树县设立分厂或分支机构,带动肉牛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对接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争取肉牛屠宰加工项目落地梨树,填补屠宰加工空白。三是把大型养殖场、屠宰加工、牛副产品深加工、牛肉及副产品冷链物流等作为重点,持续开展招商,吸引国内大企业投资建立企业。同时,利用农发行贷款、债券等扶植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县外资金参与肉牛产业开发,形成全新投资格局。

  (四)强化科技支撑。在梨树全县范围内开展养牛新技术普及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改变传统养殖观念和习惯。一是进行秸秆青黄贮试验和试点,在全县布局5个试点,通过以点带面,养殖户现身说法逐步推动秸秆青黄贮普及与使用。二是推广圈舍内散养模式。在梨树选出5-10个点进行对比试验,比抗病力、比销售价格、比肉品质,逐步改变养殖观念,推进圈舍内散养。三是推广肉牛冬季饮用温水模式。通过试点试验,对比抗病率、投入产出比等,逐步推动养殖户采用冬季饮用温水的养殖方式。四是推广粪污+秸秆+菌剂堆沤发酵生产有机肥,卖给农民用于蔬菜、花卉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向省委、省政府申请,把非制粒有机肥纳入了高标准农田采购项目,解决有机肥出口问题。

  (五)加强人才建设。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特别是阳信县畜牧业专家、企业沟通交流,邀请畜牧行业知名专家定期到梨树讲座及开展技术交流会,把梨树县肉牛产业发展起来。同时,每年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调研,学习先进养殖技术,掌握国内肉牛行业信息以及养殖信息,确保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