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通榆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思路研究
软科所 郭超超
通榆县是我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地区,2013年末,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开启了县域电商发展之路,探索形成了全国知名的“通榆模式”,并在2015年被选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区域强县的转变。但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经济和数字农业的发展,如何使通榆县继续领跑县域电子商务领域,如何凭借已有的“通榆模式”继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一、“通榆模式”的特点
“通榆模式”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统一品牌的方式,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县一品”生态电商模式。在“通榆模式”的加持下该县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2015年到2016年,通榆农村淘宝平均单数、平均金额一度位居全国第一,全年电商购销平均交易额超过2亿元,并在2015年跻身全国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2016年农副产品、民俗产品上行额增长了4倍,名列全国增速前三。同时,该模式也推动通榆县形成了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截止2017年,通榆县引入建立淘宝通榆馆、菜鸟物流、苏宁云商、云农场、兴东易购等各类电商平台,入驻商家1500多个,新增网店200多家、微商300多个。
分析“通榆模式”的运行方式主要为“电子商务+基地化种植+科技支撑+深加工”,具体来说:在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方面,政府通过成立“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引进和培育电商企业发展,并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的标准化售卖操作。以电商企业为基础在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等传统电商平台全面布局,通过平台将本地的农产品推向全国。
在基地化种植上,电商化的销售方式和标准化的售卖操作倒逼通榆县在农产品种植上向标准化、集约化、基地化的种养模式发展。通榆县先后建立了农畜产品检测体系和质量指导中心,落实了大雁、肉羊、草原红牛等畜禽产品养殖基地。选择10个优势品种,规划种植1万亩,作为各合作电商平台的直销基地。
在加强科技支撑方面,2013年至今,通榆县分别和白城市农科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又相继争取到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在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聘请了多位专家学者为通榆县科技经济顾问。
在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上,通榆县政府优先支持具有优势的“杂粮杂豆”、畜禽产品以及相应的深加工产业,支持云飞鹤舞等电子商务和其他直供渠道创新发展。
二、“通榆模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榆模式”在2015年至2018年,借助平台电商的繁荣和“电商+农产品”模式的先发优势,其发展进入了黄金期。但近年来,随着传统电商发展进入瓶颈期和各种县域电商新模式的出现,其增长速度出现了下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平台电商向内容电商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通榆模式”在内容电商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发展和用户人数的指数增长,以直播带货为形式的内容电商逐渐取代传统的平台电商成为电商销售的主流。数据显示,2021年直播电商用户达到4.73亿人,直播带货市场交易规模达3万亿元。但“通榆模式”目前还是以传统平台电商作为主要的销售渠道去售卖农产品,内容电商发展还相对滞后,缺乏整体布局。
二是通榆县通过电商销售初级农产品的发展模式,正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随着我省对县域电子商务扶植力度的逐年加大,通过电商助力县域农产品销售的新模式也在不断出现,先后涌现出“敦化模式”、“延吉模式”、“梅河口模式”等,随着各种模式的出现,“通榆模式”逐渐失去了先发优势。同时,通榆县通过电商销售的产品大部分是杂粮杂豆、畜禽等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农产品,因此,面对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也愈发加大。
三、发展“通榆模式2.0版”的思路
通榆县多年的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为其进一步提升电商发展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首先,通榆县有着丰富的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和众多的电商人才。其次,通榆县有相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和成熟化的销售模式,例如“三千禾”、“云飞鹤舞”等。再次,通榆县农业种植的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程度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较为发达,全县正在规划以“吉运”和“牧原”为龙头的肉类深加工的百亿产业集群,有年产值破亿的天意、元益发合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最后,通榆县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一直持大力支持态度,并设有专门服务于电子商务领域的政府机构。因此,在这些优势条件下,通榆县未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思路发展“通榆模式2.0版”。
第一,在电商平台建设方面,通榆县要做好由传统电商向内容电商的转变。在未来电商渠道的发展上,不仅要注重传统平台电商的建设,更要重视以直播带货为主的内容电商发展,积极拓宽销售平台,为本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在网售产品端,通榆县要利用其规模化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网售产品在品类方面的更新换代和内容拓展,改变电商单纯销售初级农产品的现状,从而提升电商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能力。为此,通榆县在未来电商产品端发展上,可以向以下领域拓展:
一是在基地化、科学化、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创新认养农业模式。认养农业是订单农业的一种,是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趋势。通榆县创新认养农业模式可以丰富电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卖点。
二是通榆县可依托已有的原产地优势、品牌优势、深加工能力和成熟的电商渠道,将电商售卖的最终产品由初级农产品向预制菜领域进行延伸,从而紧跟食品行业发展潮流,提前布局预制菜的万亿市场,为未来的电商产品销售开辟新的领域。
四、几点建议
首先,在直播电商建设方面,通榆县要以先发优势的传统电商为基础,尽早进行直播电商的转型。一是由政府主导打造集产品销售、主播培训、产品供应链整合为一体的电商直播基地。二是要通过大力开展社会人员直播培训、吸引直播人才回乡、引进直播企业等方式,汇聚电商直播人才。三是通过组织直播大赛,引领直播电商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引导本地企业试水直播电商,拓展国内市场。
其次,在拓展认养农业方面,通榆县政府要认识到本地在农业种植和电商渠道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前谋划,制定关于发展认养农业的指导规划。同时,创建以村集体为单位的认养农业试点区域,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并通过已有且成熟的电商渠道或平台,小规模的开发认养农业的线上销售市场,优先种植一批农产品进行预售。
最后,在初级农产品向预制菜领域发展方面,通榆县政府要明确预制菜发展方向,从优势农产品上做延伸,依靠杂粮和肉牛等优势农产品作为预制菜的切入点,确定发展方向,做好未来规划。也可成立有县长或副县长牵头的的预制菜产业筹划小组,充分整合全县现有农产品种植、深加工、物流运输、电商销售等优势资源,为布局网售预制菜市场做好基础准备。同时,政府也要发挥好招商引资作用,通过税费减免,政策奖励等方式,引进预制菜相关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并依靠其产品创新、供应链、资金等优势,带动本地预制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