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发展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4-20 15:57:00
  • 字体:

软科所 郭超超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地处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是吉林省4A级旅游风景区,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素有宝贵的自然物种基因库和天然野生动物园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使莫莫格在旅游品牌打造方面蕴含着巨大潜能,而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潜能对推动吉林省旅游“双线”区域布局,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

  自然资源方面: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植物600余种,鸟类298种,兽类29种,全世界有鹤类15种,其中莫莫格有6种,占鹤类总数的40%,且迁徙数量达3000多只,停歇时间约90天左右。莫莫格也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区内生态景观有江河湖泊水域湿地、苔草小叶章湿地、芦苇沼泽湿地、碱蓬碱草湿地等4种湿地生态景观,湿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百公之八十以上。而同期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被称为鸟类和水禽天堂的扎龙保护区内也仅有植物468种,鸟类260种,兽类21种,湿地生态景观也仅为3种,鹤类停歇时间约70天。

  景区营收方面:2022年莫莫格年招待游客数量为4万人次,营收额约为300万元。同期,扎龙自然保护区年招待游客数量为60万人次,为莫莫格景区的15倍,营收额约为2500万元,为莫莫格景区的8倍多。

  游览项目方面:目前,莫莫格景区内的旅游项目仅为两类。一类是湿地景观和鸟类景观等观赏类项目,由于这些项目受制约于保护政策和鸟类停歇时间的影响,导致景点开放数量少,游览路线单一,观赏周期短。另一类是以标本室、实验室、自然博物馆为主的人文景观游览项目,这些项目也存在着场地小,设备陈旧,展览方式缺乏创新的问题。同时,保护区内的观赏景点也比较匮乏,主要为博物馆、鸟园、鹤园、观景台等。

  二、制约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的因素

  (一)过于强调保护,景区可游览性较差。

  目前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过分强调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进行,旅游项目单一且缺乏创新,导致旅游地可进入性较差,游客体验感不强,影响了保护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为:一是片面强调整体保护,自然区内的部分区域未有效的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或划分区域存在着定性不清、界限不明的情况。二是在已划分的实验区域存在着旅游项目少、旅游景点匮乏的情况,导致景点的可玩性和可游览性较差。

  (二)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

  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外宣传力度小,知名度低,覆盖面窄,游客主要来自当地及周边地区,东三省以外游客较少。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提供高质量服务。

  莫莫格景区所在的镇赉县在2019年实现脱贫,但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还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旅游基础设施差,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层次低,特别是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娱乐设施不发达,需到距景区20分钟车程的乡镇消费,落后的配套设施导致难以满足游客差异化和多层次的需求。

  三、发展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理清保护区与开发区的界限。

  2021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71号文”将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由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转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内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在此三区变两区的制度变革下,省自然资源部门应紧抓政策窗口,以“71号文”为准则,在严格遵守国家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原则前提下,制定符合本省实际的保护区功能划分细则,同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指导莫莫格等湿地保护区开展科学的功能区划分,科学区分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的界限。

  (二)依据不同区域保护要求,开发丰富的旅游项目。

  核心保护区在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科考旅游项目。利用哈尔淖保护站的生态环境、科研设施和渔场条件,开展湿地科考性旅游活动,其旅游对象限于各类学术组织的科学考察、科研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实习以及专家学者的定期观测和试验,严禁一般性的娱乐和休闲旅游,以保证周围核心区的安全。

  一般控制区内可设置丰富多彩的观光项目。项目开发的主要路径有:首先,可以依托湿地所提供的独特环境为基础,设置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以营地为核心的郊野体验项目。如特色露营地、野趣木屋、水晶营帐等,为游客营造在水一方的休闲环境。

  其次,依托湿地资源开发具有科普与游乐双重意义的主体游乐项目。如利用AR技术设置鸟类迁徙模拟项目,让游客在模拟的飞行容器中,体验鸟类飞行过程中的所见,感受环境、气候的变化与各地的不同的鸟瞰风光;利用不同湿地的优势植物物种与环境,结合水系整理、土方堆积,建设如芦荡迷宫、港岛迷宫等。如占地面积为2万亩的大纵湖大芦荡迷宫已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吸引众多湿地旅游者纷至沓来。迷宫沿途还可以设藏宝点,游客可以在探索迷宫出路的时候寻宝以增加游兴。

  最后,湿地休闲旅游的开发也应当与民俗活动与文化体验紧密结合,吸收当地农民的充分参与,向游客提供湿地民俗体验。如杭州西溪湿地,在开发上将水上文化、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设置了茶舍、渔村等项目,形成了野、雅、韵的氛围。莫莫格湿地所在的莫莫格乡是蒙古族乡,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因此在项目开发上可以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开发赛马、狩猎、草上运动、蒙古风情游等系列项目。同时,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农牧产品、地方特色研发具有莫莫格特色的伴手礼和文创产品,在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的同时,也搭建了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平台。

  (三)依托景区周边村落,完善餐饮住宿配套设施。

  依托莫莫格风景区周边村落区位交通近的优势开展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思路可依据乡镇之间不同的自然资源、民族风情和各自优势,有差别地打造旅游服务及产品。餐饮方面可主打绿色有机食品及地方特色饮食;住宿方面以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受农家乐为卖点,以提供回归大自然的独特体验为宣传点,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体验。

  (四)线上线下双联动,提升景区知名度。

  线上方面,镇赉县文旅部门除做好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传统主流媒体的宣传,更应做好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型社交平台的建设。这就要求当地文旅部门转变宣传思路,与时俱进,强化与新媒体、新社交平台的合作,运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去引导大众的关注,打造“网红景区”。同时,也要加强与网红主播、创新策划人等专业人士的合作,通过一些创意策划和宣传短视频提高景区热度。线下方面,省级职能部门要通过争取主办湿地保护研讨会和珍稀鸟类保护会等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或省级会议,提升景区的关注度。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宾馆、酒店、公交车、出租车等窗口服务行业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如参考淄博烧烤的宣传方式,定制多条专门的公交路线,针对年轻人、鸟类爱好者等群体提供优惠的青年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