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我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研究处 朱雪婧
近年来,面对疫情跌宕起伏、经济下行及国际社会冲突加剧多重压力,我省经济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在经济求稳压力增加与传统产业整体下滑的矛盾面前,我省需要加快食品、药品、农特产品等新动能培育,优化发展环境,稳定经济社会发展。
一、我省人参产业发展基础优势
人参是我省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文化历史悠久,且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我省人参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全世界的40%,每年通过长白山地区人参市场交易的原料参占全国交易量的85%左右,吉林人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参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吉林省人参产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22年人参产业总产值达642.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参产业产值连续两年突破600亿元(2021年产值为600.5亿元,同比增长5.2%),加工产值占总产值比例达50%以上。目前我省大力培育的“长白山人参”品牌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74个著名区域公用品牌中排名第一,品牌价值达190.48亿。2022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技驱动、效益优先的思路,从实施人参种业振兴工程、品质提升工程、健全人参进入食品机制、加快推进人参保健食品研发、加强品牌培育等十四方面重点措施入手,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30年,人参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大众消费逐步升级及人参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人参产业将成为全省农业新兴支柱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二、我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对人参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牌效益低、品牌保护力度不强。人参产业近几年在新闻媒体及各类展会赛事推介下品牌宣传取得一定成效,《关于加快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也提出要集中力量打造3-5个高端红参和精深加工人参企业品牌,推动吉林省地理标志展示推广中心建设,但人参产业定位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与韩国正官庄品牌难以比拟,长白山人参品牌打造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相关政策不够精准,人参制品审批和多年生林下参出口问题急需解决。2012年国家同意5年及5年以下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名录,但我省人参初加工产品如生晒参及红参等不能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仅以农产品或土特产品销售。人参保健食品审批时间一般超过三年,不利于人参产品开发及上市。此外,我省优势品种林下参不能入食、不能名“参”入药问题突出。《关于加快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扩大人参食品生产许可范围,对以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人参根及根茎为原料的人参片、人参粉等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加快推进人参保健食品备案管理,缩短人参保健食品审批时限,提高产品上市效率”。人参食品及保健食品审批问题将有望要突破。三是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我省人参生产企业多为初级加工企业,产品研发多以模仿为主,缺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拳头产品,我省需要在人参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持续发力。四是种质资源保护及新品种研发重视不足。当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也高度重视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鼓励新建或扩建人参种质资源中心及良种繁育基地。但我省人参审定的13个品种均为迹地种植品种,在国家禁止采伐迹地种植人参政策下这些人参种质资源无法延续,同时非林地参品种研发缓慢,难以满足生产实践需要。五是用地指标不足制约产业发展规模。受基本农田划定再精准(我省土地粮食作物播种比例要求达到90%)限制,我省人参产业用地短缺问题严重,目前已明确禁止采伐迹地种参,林地种参不断萎缩,同时受基本农田非粮化红线限制,农田也无法种参,人参无地可种问题需重视解决。目前我省参农大量流失,在黑龙江种植的吉林籍参农超过10000人,随着黑龙江省人参种植面积增加及技术人员不断涌入,其加工业一旦上规模将对我省人参产业造成冲击。
三、对我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结合我省人参产业当前现状及最新政策,借鉴他国经验,对推动我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立足人参优势品种和优势区,推动省、市、县联动,集中使用国家及省级优惠政策扶强扶优,扶持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人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督导市场、规范市场、提升产品品质及推动产业升级。二是借鉴韩国经验,从国家战略高度谋划人参产业定位及布局。积极推动国家相关部委将人参产业定位为促进东北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东北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实施国家人参产业发展战略,争取国家资金、立法、审批、宣传等政策支持,巩固我国人参宗主国地位及提升人参产品形象。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及新产品研发。大力支持人参种质资源库和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引导加强人参野生抚育纯化、人工驯化改良等研究,持续推动优势品种繁育技术攻关,同时加快人参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步伐,避免因非林地人参品种问题与韩国产生纠纷。四是加快人参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人参栽培技术、功效及安全性分析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研究,引导人参产业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生物制品等领域多元化开发利用,加快精深产品加工成果转化。五是合理规划参业用地。组织相关力量,调查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区适宜人参种植的土地资源,并予以科学规划,借助相关补贴政策予以有计划的使用,重点支持“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有组织地建设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谋求人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六、不断创新产品营销模式。除了农贸市场及线下商超、线上旗舰店外,应拓展影视剧、互联网自媒体、咖啡馆博物馆等多种新奇有趣方式加强品牌植入营销,创造人参产品与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更加深层的情感连接,持续吸引90后00后新生代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