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对我省发展地摊经济的几点建议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11 15:09:00
  • 字体:

                              工业处 朱雪婧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时提到了西部某城市“流动商贩的摊位”解决10万人就业的例子;5月,中央文明办明确表态: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指标中,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中央持续释放对地摊经济松绑的信号,说明地摊经济对稳就业的作用不可小视。

    一、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地摊经济发展

    地摊经济是城市烟火气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至少已经有上海、济南、南宁、郑州、南京、成都、合肥、厦门、陕西、辽宁、江西、甘肃、长春、杭州、长沙、石家庄、南宁、青岛、宜昌、黄冈、德阳、攀枝花、广安、南充、资阳、遂宁、彭州等省市纷纷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314日,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实施“五允许一坚持”措施,即在确保不占用消防通道、盲道和不侵占他人利益前提下,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允许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扩大停放区域、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截至528日,成都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个,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

    525日,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制定印发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上海将支持新消费业态发展。推进夜市经济发展,配合属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科学设置夜市,指导夜市落实管理主体、实施商户自治。支持特色小店开展“外摆位”经营,对外摆时间、摆放范围等实施精细化管理。63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将在66-630日举办首届上海夜生活节。打造具有烟火气、上海味、时尚潮、国际范的夜上海新形象。

     62日,郑州市下发《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每个县(市、区)、开发区要合理布局1-2个“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夜经济集聚示范区,举办1-3项夜间经济主题活动。开展县(市、区)、开发区夜经济活动评选,郑州市财政对前三名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奖励。

     二、对我省地摊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推动地摊经济成街区、规模化经营。应合理规划摊位街区和摆摊时间,摊位街区规划设置要有利于人气聚集,以不影响公共安全、不影响道路通行、不扰民为前提,同时也要对空间规模、业态特点、服务特色进行明确,赋予文化内涵和现代元素,确保城市地摊经济有序、成规模发展。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时应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一批条件好、特色鲜明、有一定知名度的摊点街区,可效仿郑州合理布局夜经济集聚示范区,并举办夜间经济主题活动等做法。

    (二)完善地摊经济配套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高摊点街区净化、美化水平。配套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市政、环卫设施,加强日常清洁管理,保持城市环境整洁。落实、落细通风、消毒、卫生管理等防控措施。完善地摊街区布局、交通、卫生、消防、安全警示等各类标志标牌和咨询服务点、车辆停靠点、公共停车场、换乘点等配套设施。

    (三)完善针对地摊经济的政策制定。我省在发展地摊经济时,首先要完善好相关制度、条例、法律要求,再逐步有序进行推广。城市地摊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仅靠城管部门一家恐怕难以完成。建议成立专门监管机构,对地摊经济进行监管并制定收费标准,对地摊商贩收取少量管理费用,用以弥补公共财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