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期(总210期)动态观察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6-05 14:44:00
  • 字体:

  吉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

   

   

  动态观察

   

  2023年第4期(总第210期)

   

  2023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2023年4月28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座谈会在海南陵水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2022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部署本年度工作,研究农村固定观察改革有关事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总结了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近两年来的工作,解读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部署。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莫广刚副主任对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结合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就观察点调查员队伍建设作专题报告。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余葵二级巡视员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就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政策解读。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林谟谐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的同志和农研中心有关处室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调优调查样本、提升数据质量、加强队伍建设、观察点改革等内容进行了分组座谈讨论。针对固定观察点工作目前存在的样本老龄化、调查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县级调查员激励机制、推进记账手册简化、适当更换样本等建议。

  会议认为,两年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三农”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尽责,抓好《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的通知》(农政改发〔2019〕4号)的贯彻执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动融入火热的乡村振兴大潮,不断强化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和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完善调查制度,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充分发挥了农村固定观察点服务决策参考的智库作用。

  会议指出,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新时代必须准确把握“三农”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扎实推进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研究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常规调查、专题调查、应急调查工作;二是逐步推进增点扩面,丰富调查指标,提高样本和数据的代表性;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调查程序,强化部门联动和交流;四是加强数据审核,提高数据质量,建立健全数据质量反馈机制;五是改进信息化手段,提升数据采集、处理效率;六是改进作风,强化队伍,加强基层调查员培训工作,探索开展农村固定观察员职称评审试点工作。

  会议要求,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的全体同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固定观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锚定农业强国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乡村调查体系和调查队伍建设,为守好“三农”基本盘提供乡村调查支撑,更快更好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金文成同志在2023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座谈会,这是时隔两年之后举办的线下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部署,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总结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分析研究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下面,我代表农研中心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肯定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取得的成绩

  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始建于1985年,旨在为党中央长期提供农村发展情况参考的专业调查体系。38年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体系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为党和国家三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贯彻执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按照2019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的通知》的部署,不断强化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和队伍建设,做好常规调查和热点问题监测,加强数据开发和分析研究,充分发挥了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智库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在各级主管部门、广大调查员和记账户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完成了近20项调查任务。出色完成常规调查任务。按要求完成农(牧)区村综合调查、农(牧)户调查以及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常规调查,累计共完成常规调查表近6万份。积极开展专项调查。完成半年度的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业专项调查、农民负担监测、农村劳动力返乡留乡创新创业调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情况调查、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等。创新开展应急调查。今年春节期间,开展了三次农村新冠感染情况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及时报送部领导参阅,其中两次获得部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在农村扩散情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二是不断完善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法。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系统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完善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法。健全调查指标体系。近两年,我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指标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完善,进一步丰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内容。完成调查统计制度修订和报批工作。在原来的村、户统计调查制度基础上,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调查制度》纳入农村固定观察点常规调查。在统计制度报批过程中,经前后6次大的意见反馈和修改,《农村综合统计调查制度》《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调查制度》终获得国家统计局批准,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对象。扎实推进调查员工作手册编制工作。为指导各级农村固定观察点主管部门规范开展调查工作,提高调查员的专业素养,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着手开展《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员工作手册》编制工作,多次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大纲初步形成,计划本年完成调查员工作手册编制和印发工作。

  三是强化调查体系建设。围绕强化农村固定观察点体系建设,我们着重加强调查工作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推进调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完善了管理制度,初步制定了《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并在2022年,印发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监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为各地规范推动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力加强调查员培训,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条件下,2021年分别在云南和宁夏组织召开2期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员培训班;2022年,首次创新了培训方式,采取线上形式对全国31个省、县级调查员、村级辅助调查员以及部分记账户和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培训,培训覆盖面大幅提升,不仅提高了调查员的业务能力,还增强了调查员体系的凝聚力。创办系统内部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加强体系内部工作交流,强化体系建设,扩大农村固定观察点社会影响力,2022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创办《农村固定观察工作动态》,并圆满完成12期《动态》编发工作。强化经费保障,在财政预算大幅压缩情况下,部领导和计财司的大力支持固定观察点有关工作,2022年固定观察点总经费基本不变,夯实了农户记账的工作基础,全力保障调查体系的稳定运行。加大了技术支持力度,我们对固定观察点调查系统不断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信息网络性能,提高信息网络计算功能,为调查员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保障。

  四是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大数据时代,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围绕提高数据质量,我们下大功夫狠抓数据质量提升。抓源头数据,确保农户记账质量。开展农户记账评比活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优秀记账户给予奖励,激励记账户记全账、记好账。2021年,开展农户记账检查工作,先后赴云南、贵州、宁夏等多个省份抽查农户记账情况,发现推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抓过录数据,提升调查数据质量。开展调查员培训,加强调查员对调查指标的理解;编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指标解释,为调查员准确把握指标含义提供依据;完善数据报送系统,减少数据录入和计算错误。抓汇总数据,加强数据清理核查。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等有关研究机构开展数据清理核查工作。截至目前,对历年常规调查村、户数据清理已结束,清理中发现的问题也逐一得到校正,并完成《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汇编(2016-2020年)》编撰工作,即将印刷出版。抓审核数据,确保调查数据质量。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审核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明确了各级农村固定观察点主管部门数据审核责任,规范了数据审核程序,制定了数据审核标准,保障了调查数据质量。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固定观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了变革。根本原因是有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从“三农”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我们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从外部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特殊时期。从内部看,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仍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仍没有根本改变,建设农业强国,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躲不开、绕不过。立足两个大局,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三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坚定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为守好三农基本盘提供强大的乡村调查支撑。

  (一)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三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对“三农”显著成就、突出问题、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阐述。一是肯定了“三农”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三农”工作中最突出问题之一,也是实现我们整个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基础和前提;我们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两万元;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地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的同时,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指出了“三农”存在的突出问题。“三农”领域,粮食安全风险防范,区域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还存在问题。三是确定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目标新部署。可以概括为两大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五项部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扩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这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细化落实。

  (二)准确把握农业强国建设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就去陕西延安、河南安阳看乡村振兴怎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怎么建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这是党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我们要准确把握农业强国的内涵要义、目标任务、建设路径,凝心聚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准确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衔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聚焦守住底线、促进振兴、强化保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操作手册”。

  第一,要守住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2023年重点任务: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二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三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重点领域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第二条底线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2023年重点任务:一是抓监测帮扶落实,开展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隐患。二是抓发展动力培育,聚焦产业就业,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三是抓帮扶政策完善。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持续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区域政策倾斜力度。

  第二,要突出三个重点促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具体来看:

  一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稳定就业、经营增效、扩大财产收入以及拓展转移收入等方面作出相关部署,努力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二是把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举措。要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三是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鲜明底色。硬件、软件两手抓,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同时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

  四是把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重要手段。用好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平台和载体,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第三,要强化三大保障。一是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二是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三是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完善乡村振兴督查考核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考核机制、党建评议考核机制和建立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制度等。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村固定观察体系工作还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不能满足中央和部党组宏观决策的要求,与大家的期待还有差距。

  一是对国之大者反映得不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现有的调查样本中,粮食主产县只占全国粮食主产县的不到10%,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在调查制度中缺乏有效的反映。生猪大县及畜牧样本县比较少,典型性不够,代表性不足。耕地保护也是国之大者。现有调查制度中,没有耕地质量指标,耕地数量指标不能反映耕地类别变化。

  二是调查对象不够全面。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但现行的调查制度没有关注到县、乡的发展变化,有必要把县、乡作为调查对象,单独设计调查指标,充实完善固定观察制度。

  三是调查数据分析不够。数据分析存在不及时,常态化专业分析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数据分析深度、广度不够,数据要素利用转化不足。

  四是调查手段信息化水平较低。调查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填写,人工录入,存在数据填报失误多、审核纠错难等问题;虽然实现网上数据传输,但数据库版本较低,运行速度慢,与国产系统兼容性差,数据冗余度低,并行处理难,难以满足大量用户并发使用的需求。

  五是基层调查队伍不稳定。受机构改革影响,调查员队伍人员由多条系统组成,由农业系统、党口系统、事业单位、行政机构,人员多是兼职,岗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尤其是事业单位从事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的人员没有相应地职称待遇可匹配,一定程度影响调查员工作积极性。

  三、扎实推进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研究工作

  今年,党中央部署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执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锚定农业强国建设,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突出国之大者,围绕服务中央农办和部党组中心工作,加强农村固定观察队伍建设,增点扩面、丰富指标,完善制度、强化分析,改进手段、提升效率,健全以常规调查的固定观察为基础,融专项调查、应急调查、动态调查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农村固定观察体系。

  (一)继续做好常规调查、专题调查、应急调查工作

  一是做好村、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常规调查。这是每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重点工作。强化调查组织实施,做好农户记账和记账辅导,抓好数据审核,保障数据质量。扎实做好样本管理。适当调优样本,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本地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样本,提高样本代表性。二是做好专项调查工作。在做好常规调查基础上,2023年继续开展上半年农民可支配收入调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调查、农民负担和村级组织承担主要事务调查等专项调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及时将有关内容纳入到调查中,提高调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做好应急调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制定出台应急调查实施的具体办法,优化应急调查工作流程,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水平。省级和县级农村固定观察点主管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指导,提升农户记账技能,提高记账数据质量,做到记好账、记准账、记全账。同时,各级调查员要增强记账工作时效性、持续性。四是做好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立足固定观察点统计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农村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设计客观反映和评价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统计保障。

  (二)增点扩面、丰富指标。在现有指标基础上,增加反映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调查样本点,增加反映生猪主产区及畜牧大县生产情况的调查样本点,增加对县、乡两级农村经济进行调查的内容,重点反映县、乡财力支农情况和涉农机构队伍动态变化情况,不断强化热点问题监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对运行良好的省级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择优纳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样本。

  (三)完善制度、强化分析。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固定观察管理制度建设,强化部门联动和交流。加强对固定观察数据的管理、利用和开发,依法确认固定观察数据的产权,加强相关数据的保护。组建分析师队伍,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领导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设立专题,长期跟踪分析,形成系列分析报告。加强对外合作,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及共同开发利用机制,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数据长期合作机制,不断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四)加强审核、提高质量。按照2023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审核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高度重视数据审核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健全数据质量反馈机制,提高审核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连贯性和匹配性。数据实行国家、省级、县级三级审核制度,各个主体要落实责任,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审核流程。

  (五)改进手段、提升效率。根据固定观察工作需要,对农村观察点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提升其安全水平。推进数据采集、录入的信息化改造,开发移动端数据采集系统,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保证采集质量。加强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审核,增加清洗和汇总功能。

  (六)改进作风、强化队伍。建立长期跟踪调查制度,依托固定观察点建立经常性的农村固定观察员、村级辅助调查员队伍,加强基层调查员培训工作,对各地方观察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调查工作突出的调查员予以表扬。探索开展农村固定观察员职称评审试点,对服务期限较长的农村固定观察员给予荣誉待遇。

  同志们,农村固定观察点为党和国家“三农”工作发挥了决策参考作用。锚定农业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固定观察工作大有可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党组决策部署,勤勉敬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抓紧构建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制度化乡村调查研究工作体系,优质高效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三农”工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