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观察2010年第3期(总73期)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11-12 12:00:00
  • 字体:

当前制约我省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以榆树市调研情况为个案

最近,榆树市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员就农村发展相关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榆树情况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没有破解

1、旧的传统观念制约着农村的整体发展。这是比较常态性的老问题,但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根源之一。一是部分干部思想不活跃。通过调研了解到,有的基层干部工作态度消极,不积极主动,按部就班地应付年初部署的工作,工作没有主动性和创造力。基层主要领导如此,下面的干部情况趋同。有的干部长期请假不上班,有的上班后无所事事,从事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二是部分农民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农民的思想状态决定农村发展的趋势,农民的思想水平决定农村发展的未来。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受传统思想左右,春种秋收,思维形成定势,没有溶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在耕作土地中,不能及时吸纳现代的科学理念,只种地不养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板结。例如在去年的旱灾面前,长期的不整地不翻地的地块抗旱能力下降,减产幅度明显。由于受文化知识的影响,农民存在着严重的从众心理。就是大家都干的,一定可以干,存在随大流的思想,前几年的圆葱、近几年的西甜瓜,都有一哄而上的情况,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收成。另外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造成了农民不敢发展,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

2、农民增收形势严峻。“农民富则天下稳”,榆树是农业大市,农民占主体,全市130万人口中有近110万是农村人口。但目前农民应有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发挥出来。一是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榆树的农业生产,基本延用传统的耕作模式,现代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是农业机械化应用不广泛。过去弓棚镇曾经实行过全程的农业机械化,但是由于在播种过程中种子消耗过多,最后取消了机播。其次,粮食品种杂乱。榆树境内,单是玉米种子就有几百种之多,这些品种有的含油多、有的淀粉含量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致使生产出的粮食杂乱,专用能力下降,全部当大陆货出卖了,价格没有优势。水稻也是如此,同黑龙江的五常比,我们种的品种杂,虽然产量上来了,但是品质却下降了,无法树立整体的品牌形象,农民难于增收。二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令人堪忧。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在整治用生产资料价格,但是收效甚微。一方面国家强力补贴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却居高不下,把补贴吃得一干二净。价格高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就是化肥品质,受利益驱动,目前化肥市场品牌杂乱,一些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将一些肥料混合,生产复混肥。经检测,有关元素含量不够,表现为作物肥力不足,植株得不到充分的养分,影响产量。这种情况每年因错误施肥造成的减产达5亿斤。三是仓储困难。由于目前农民没有好的仓储设施,粮食生产出来以后,基本都拿到市场上出卖了。往往在新粮上市时粮源充足,粮价最低,大有“谷贱伤农”之势。据调查,玉米在仓储3个月后每吨可增收200元,如果仓储设施完备,粮食存一段时间后出卖,每公顷玉米可为农民增收2000多元。

3、农民融资难限制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民要发展,光靠自有积累资金很难形成扩大再生产。必须借助于银信部门的信贷发展生产。目前,农民贷款难这一情况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利息居高不下,目前的农用贷款,利息接近10%,利息明显偏高。二是贷款的手续繁琐,正值农忙时节,农民很难在短期内办理完贷款业务,影响农业生产。

4、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的素质关系到未来农村的发展,由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农民素质不高。首先是文化素质。通过调查,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除了外出务工人员以外,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程度都在小学以下,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有能力有素质的人离开了农村,农村的发展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无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其次是道德素质。由于当前是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农民的传统道德教育缺失,农村中尊重道德、弘扬正气的教育弱化,乡风日下。人人只顾自家发展,不管他人冷暖,农民形成了自私自利的群体,这样也助长了家族势力的抬头,有的家族势力甚至左右村民选举。再次是法律素质。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农村中违法犯罪数量激增,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另外,农民中一部分一夜暴富思想作祟,参与购彩,地下黑彩盛行,有的农民甚至将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用于购彩。据调查,每年约有农民持币量的30%进入彩站,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第四是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不高。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的劳动技能偏低,多数农民只具备简单的生产技能,无法掌握现代新技术,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5、专业人才匮乏,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出现薄弱环节。农村目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匮乏。市级和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年龄偏大,学历也比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乡镇站所人员从事农资经销,基本上是代理什么就主推什么,造成农业技术发展与实际应用脱节。年初,榆树主推玉米宽窄行耕作,由于技术人员指导不上去,机械设备故障多,在主推时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目前属于经营粗放,结构单一、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境况。另外,媒体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其最大的推广作用,电视台对农业技术节目的播放仅限于春耕前几天,没有建立起农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措施,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次调查中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经过认真的梳理,我们感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解决现存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榆树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各级干部要做好农民思想教育的表率,要通过宣传,破除旧观念,教育农民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让农民成为人人讲道德,用真情奉献社会。要加强农民文化和技能的培训。要通过开展各级各类学习班,教育农民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同时要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努力把农民培养成为,素质高、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2、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城乡两用人才。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的采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要组织农民,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发展生产,要注意做好规划,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农民创业就业,发展生产。要规划好劳务输出。各级政府要注意收集信息,有组织的实施劳务输出,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二是协调银信部门给农民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千方百计增加信贷资金的投入,对农民发展生产的信贷资金,银信部门要实行简化手续的办理方式,确保资金及时足到达农民手中。

    3、坚定不移地实行组织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乡村组织的当家人有直接关系,选准用好乡镇和村级组织的当家人,至关重要。一是确立严格的政绩考核制度。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完备地细化考核内容,要克服乡镇差异的弊端,把不干事却能坐享其成的因素抛开,让那些真正想事干事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二是选准用好乡村干部。组织部门要注重考核,多方了解和掌握干部任用的动态。对于真正干事的干部不能埋没,不能因为“不和群、一本正”等因素把优秀的正直干部拒之门外。三是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年轻干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必须加强培养。当前要克服年轻干部经验不足的缺点,发挥其干劲十足的优势。在老中青搭配的形式下,注意放手让年轻干部学会想事干事,尽快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党政机关善谋实干的主力,让党的优良传统继续传承。

4、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建立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要注意引进和吸收,农业技术的发展示范效应很重要,要通过外出考查的办法,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现在农业科技带来的实惠。太安乡农民韩春,通过从沈阳到长春贩菜的经历,今年春季,在他的带动下,几次去辽宁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今年他带领亲属自筹资金发展30栋日光温室,目前,蔬菜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先锋乡从培训农民入手,组织农民赴省农校学习农业技术。二是采取扩编等办法,吸纳年轻科技人员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对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我们要依据对口的办法,广泛招聘有志青年扎根农村。要给予优惠的政策和待遇,把人才留住,要通过业绩考核等办法,给他们一定的创业舞台和空间,推动农技推广走上正规化的轨道。三是建立严格的农技推广网络。要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对于农业技术的薄弱环节,要有专门的组成人员负责研究与指导。要让农技人员服务全市,整体推进全市农业技术健康发展。

5、多措并举,严格控制农村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问题。要加大整治力度,彻底改变当前生产资料市场混乱的问题。一是要严格控制价格问题。要联合工商、物价、农业执法等部门,对农资市场进行严格控制的监管。要在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下,严格执行不走样。二是严把质量关。生产资料品质问题是事关农业生产的关键。把握好流能领域,严把质量关,对那些非正规渠道和没有正规厂家的农资产品,要坚决杜绝流入我市市场。同时,各级部门要主推农产品品种,如多引进“中化化肥”“史丹利”等大型企业的产品,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榆树市委农办(观察点) 张喜武

                                                          吉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