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2006年度常规调查分析报告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7-04-03 15:01:00
  • 字体:

 通过对全省20个固定观察点村、1000个调查样本户(每户902项数据指标)的常规调查,并将调查的基本情况与新农村建设内容要求相对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6年是全省各项惠农政策着实的一年,观察点村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提高。但生产环节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种植业收入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调查,观察点村样本农户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45元(与上年相比增长8.9%)。收入构成主要由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58.6%)、外出劳务收入(占总收入29%)、租赁、集体、政府和其他收入(占总收入12.5%)构成。

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种植业收入在农户收入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个观察点1000个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为898万元,户均898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02万元(比2005年增长9.6%)户均7020元,人均1897元,种植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76.1%。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有62.1%的农户选择了通过商贩来销售,选择直接到市场销售的占27.9%,而通过协会、经纪人、企业订单销售的农户比例很小。由于通过商贩来销售农产品是农户主要销售渠道,因此,农民的谈判议价能力、对市场行情信息的把握能力、对农产品销售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商贩了解程度等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90%的农户没有参加任何组织或专业协会,仅有很少的农户参加了某种专业协会或组织,这些组织或协会大多是村的生产协会。这说明目前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资金还是显得匮乏。农户面临最大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困难是资金,在农民眼中,资金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60%以上的农户表示有增加生产投资的意愿,如扩大生产规模、选择新品种、更换农机具等,但这些意愿难以转化为现实,原因在于缺少生产资金。调查发现,在生产资金主要来源方面,家中自有资金的农户占58.1%,向亲朋好友借款的占14.7%,货款户占27.8%。调查显示,尽管很多村都有农村信用社的代办点,大部分农民都有货款愿望,但由于信贷的人际成本、利息成本较高,部分农户贷款有障碍。

(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需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不配套,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这是农业增效能力提高的瓶颈。现在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都是上世纪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年欠账太多。在观察点村基础设施完好率不足40%。水电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消费设施供给不足,设施不配套,公路技术等级低。

农户在生产发展方面的期望:希望政府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对农户的指导工作力度;希望政府加强信息服务,使农民及时掌握信息;希望政府或者专业组织出面统一组织销售;希望尽快发展农业保险业,扩大险种范围。

二、农民渴望生活宽裕,但现实与愿望还有很大差距

    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不足,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硬件设施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乡、村医疗机构设备陈旧、短缺。

从实际调查可以了解到,电冰箱、电脑、空调等高档消费品,农户拥有比例不到5%,农村市场潜力很大。

    教育投入对农民生活影响较大,普九达标后,大部分农户在小学与初中的教育支出相对较少。但农户普遍反映上学不方便,主要是因为合乡并镇后,中小学集中在乡镇,使学生上学交通费用和饮食费用增加。相比较而言,高中和大学教育费用很高,高中生费用占到家庭收入的28%,大学生费用占75%。60%的家庭认为供高中生、大学生上学非常困难。绝大部分有大学生在读的家庭都有负债。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果显现,在医疗方面, 80%的农户认为合作医疗很有用,尤其是家庭成员不幸遭遇重病时。但也存在报销困难、使用不便等问题。86%的农户认为本村看病很方便,但是大多数农民对村里的医疗水平不放心。农户普遍反映村里目前只能看一些小病,而遇到一些大病还得驱车很远到县城去看。

    农户对生活宽裕方面的期望:首先是完善社会保障。有64%以上的农户希望自己也能参加养老保险;其次是提供便宜、优质的医疗服务,这部分农户对医疗费用过高表示不满;另外是对农村家庭生活困难的大学生的学费实行减免。

三、乡风文明是农民最期待的,但目前农村的文明程度还需要加强

    (一)农民获取信息渠道比较单一。目前,农民信息获取的渠道有电视、报刊、网络、广播、村里公告、通知、广告等形式。其中通过电视获取信息占的比重最大,占被调查农民的87%,其他的信息渠道比重相对较低。这说明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还比较传统,一些其它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二)农村固定文化活动硬件缺乏,设施不足。农村图书室、阅览室、体育活动室基本没有,农民喜欢的露天电影、地方戏演出也很少见。因为没有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所以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对于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不满意的农户主要是农村中的偷盗现象,个别地方仍存在宗族势力、地方势力问题不满意,80%以上农户认为随礼负担很重。

    农民在乡风文明方面的期望:加强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宣传,农民希望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党的富民政策;希望政府和村组织协助或参与农民组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四、村容不整情况普遍,距离新农村建设要求相去甚远

   一是村容村貌卫生存在问题较多,基本都是旱厕,乱搭乱建现象严重,草房、瓦房并排占到1/3以上,人畜混居的现象达到60%。

    二是农村公共卫生及设施管理较差,生活污水处理缺乏统一规划,农村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家庭自挖下水井直接排入地下的只占13%,路边有排水沟的村只占17%左右。

    三是生活垃圾统一处理亟须加强。调查发现,农民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自己家固定点和由村指定的垃圾倾倒点统一处理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倾倒在无人处理的垃圾点占的比重较大。

    四是有害废弃物没能得到安全处理,农户把有害物品直接扔到垃圾堆。

    农民在村容整洁方面的期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及设施管理,统一建立生活污水排放系统;村民普遍希望在农村公共卫生及设施管理方面可以建垃圾站,安装垃圾箱,统一处理生活垃圾,并为村里安排环卫人员;统一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建设公厕,绿化美化农村环境,普遍希望建下水道;统一规划街道及住宅,80%以上的村民认为有必要对村里的住房进行统一规划,希望政府投入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五、大部分村的民主管理还需很好加强

目前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做得很不够,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尚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村民“一事一议”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农民对民主管理的期望:健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村重大事务都是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加以表决。村民认为民主选举要规范,村里的一切事情要做到村务公开,办事公正,大事要与村民商量,体现民意。农民希望政府加强村财务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六、常规调查的结论及思考

根据上述观察点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相比较,我们感到新农村建设还没有找到启动点,从调查村的实际情况看,基础都很薄弱。考虑到经济实力和财力所限,将要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所以先办有条件办的事,从改水、改路、改电、改圈、改灶等做起,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建设内容。应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以推进,

另外,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政府应根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的新阶段要求,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起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带动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在村庄整治等项目建设中,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还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新农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