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 2012年决策参考

2012年第25期(总第372期)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5-14 10:19:00
  • 字体:

                            重大产业项目生成的创新思路与方式探索 

    

  重大产业项目,是重大生产力的载体。全面振兴吉林,必须进一步着力培育重大产业项目。培育重大产业项目,是指以一个区域最优资源及“零资源”为依托,吸引本地及国内外投资者投资于对本区域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的骨干项目,并形成重大生产力。培育重大产业项目,需要把握重大项目生成规律,创新重大项目生成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一、把握重大产业特性及布局 

  由于产业类型不同,其对重大项目生成的条件与约束也不同。 

  资源型产业。看资源储量、品位、开采条件。对资源也要动态地看。过去没有开采价值的,由于科技进步、或国内外资源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现在也有必要开采了。布局指向为,在资源地或近资源地,需要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支撑。 

  生态型产业。要有生态型产业的自然条件,还需要得到消费者的选择。这类项目做大的另一个约束,就是必须做出产品的知名度,必须具有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生态型产业的依托于资源,因而其布局指向于生态环境优良区域。 

  高科技产业。其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周期短。重大高科技产业项目,必要条件是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强大资本支撑能力,较强的市场营销售能力。需布局在人才密集区布局,同时要有具备科研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家掌控。 

  一般加工型项目。因为此类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其重大产业项目的生成,需要有一个较大生产规模和强大市场营销能力,并在合理半径内聚集而形成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专业化配套产业群。此布局要视物流成本而定,或就原料地布局,或就主要消费地、或在交通枢纽布局。 

  二、创新重大产业项目生成思路 

  1、发挥比较优势,有中创优 

  就是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文化优势等等,将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通过重大项目设计,发展壮大为支柱产业,使之有中创优。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静态的比较优势外,特别是研究与预测出动态的比较优势,如资源比价变化、交通带来的区位改变等等带来的潜在的比较优势。 

  2、根据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无中生有 

  此点特别重要。工业社会的重点科技创新、重大产品及其重大项目,90%以上是无中生有的。温州经济一大特色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中生有”,是“零资源”经济,但却是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支持为依据,勇于善于创新、创造,无中生有重大产业项目。 

  三、创新重大产业项目生成方式 

  1、延伸产业链 

  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产业层次、产业关联程度、资源加工深度、满足需求程度。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通过多环节的产业链接,实现多次增值。 

  重大产业项目,可以围绕延伸产业链的设计,打造重大产业链项目。如,资源开发链:资源开发(采掘业)—原材料(深加工)—终端产品(生态环保产品)的产业链。再如,农畜产品开发链:种植、养殖—农畜产品粗加工、精深加工—物流市场—餐桌的产业链。 

  2、产业聚集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聚集方式:一是指向性集聚。为充分利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而形成的产业(企业)群体。二是经济联系集聚。目的在于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包括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和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它是由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的企业依托相关的功能服务平台支撑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众多中小企业通过集聚效应,也可以形成一个重大产业项目。产业聚集也可以放大到区域经济板块,如产业聚集带及其重大产业集群。如长白山国际旅游区就是一个重大旅游产业项目。产业聚集也可以由产业梯次转移形成,这种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称作资本迁移模式。重大产业项目也可以把握产业转移规律,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企业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来实现。 

  3、产业循环 

  循环经济,是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产业循环,就是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建立良好的再生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在废弃物层次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住宅、轻工、石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包装、再生资源和农业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产业循环模式,对“三废”再资源化利用,可以生成重大产业循环项目。如煤炭—煤矸石发电—粉煤炭建材的重大产业项目。 

  4、产业融合 

  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产业渗透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边界处的产业融合;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往往发生于高科技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产业重组主要发生于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这些产业往往是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的子产业。 

  通过一产业与三产业融合,可以生成农业观光重大产业项目;通过汽车产业与石油化工融合,可以生成汽车化工零部件重大产业项目;通过旅游与房地产融合,可以生成旅游地产重大项目等。 

  5、产业高级化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一是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是企业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二是产业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包括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三是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四是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6、产业“软化” 

  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的消耗增长,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产业结构软化主要特征:产业结构服务化、高技术化、融合化、国际化 

  从产业结构服务化来看,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等服务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述三个新兴产业,也是重大产业项目设计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