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 2010年决策参考

2010年第2期(总第264期)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1-24 16:51:00
  • 字体:

                                   我省应大力推广微贷和微贷技术 

                                                                ——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调查 

 

 

一、微型贷款和微贷技术 

微型贷款是国际上成熟的金融产品,是指专门为中低收入阶层和微小型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无抵押循环贷款。微型贷款在我国尚未明确规定具体额度,一般认为单笔贷款额度10万元人民币以下,还款采取按约定分期归还的即属微型贷款。 

IPC是微型贷款技术之一,IPC是德国国际咨询公司的简称。它的业务和目标主要是为微小型企业贷款提供一体化咨询服务,IPC的信贷技术是专为评估微型客户信用能力而研发的技术。 

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在总结上述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前郭县金融市场实际需求,创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微型贷款营销模式。这种微型贷款的核心技术是:首先是重分析、轻抵押。对个体经营户、微小企业进行分析是将客户的家庭和生意作为统一经济单元来一起分析;其次是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廉洁办贷是防范微型贷款操作风险的有效内部管理办法;第三是贷后监管,严密的贷后监督检查是信贷风险的最后掌控。 

二、小银行缓解大矛盾 

前郭县在我省县域经济中是比较发达的县份,但贷款难问题也一直困扰全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县财政成立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1000万,按规定可放大3倍,形成3000万的担保能力。但2009年前两个季度,担保额已用尽。今年年初,前郭县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万,开业102000万资本金全部贷出。 

落户于前郭县的阳光村镇银行成立于2007年1226日,截止到2009年11月底,已向1万户企业和自然人发放微型贷款10.5155亿元。仅200911个月就为4880农户发放支农微型贷款4.1576亿元,其中包括:农户贷款8318万元(2781),占比16.9%;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个人经营贷款20012万元(1904户),占比35.6%;小企业、微小企业贷款13246万元(含以个人名义贷款共195户),占比31.8%使该县今年贷款较上年增长35.9%,创历史较高增幅。 

1.助民脱贫致富 

20083月阳光村镇银行组成四个工作组,深入到村屯发放农户贷款。白依拉嘠乡白依哈村村民包云飞父亲早逝,全家五口靠耕种一垧多水田维生,买种子化肥钱还没有着落,而且弟弟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走访得知:一家人正直厚道,只因地少所至造成了贫困局面。周学声行长当即决定同意贷款1.5万元,信贷人员当场在家里办理了贷款手续,第二天便亲自登门把贷款送到了包云飞母亲手中, 200811月卖粮后提前偿还了贷款。200812月包云飞申请贷款包地,想多挣俩钱给弟弟娶媳妇,该行又给他贷款3万元,他用这笔钱在深井子承包了8垧地,去掉还贷款和费用净剩6万多元,弟弟结婚也没有欠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2.扶持农民开创多元化致富门路 

红旗农场农民刘波,2005年在本村开了个小农贸超市。近几年也想贷点款,扩大经营规模,可一听到贷款难,便打消了这个念头。20088月青黄不接时节,超市储备农资、包装袋、小型农机具等急需用钱,赊出去的账,要在春节前才能收回来。正在他发愁的时候,听说新成立的阳光村镇银行好办事、不用搞关系就能贷款,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阳光银行。客户经理王长松热情接待了他,利用微贷技术分析确认刘波符合贷款条件,三天内就为他发放贷款15万元,缓解了燃眉之急。事后,为了表达谢意他准备了2000元红包,王长松说什么也不要,并诚恳的对他说:“我们行和别人家不一样,只要还款讲信用就行,别的不用考虑,啥时候用钱再给我行打电话。2009年初,该行根据需求给他核定了最高额贷款20万元。这种方式可以随用、随借循环使用,手续简单、方便快捷,用他的话说:就等于用自家的钱。今年10月他得知红旗到前郭县的线车要集中经营,就去竞标,但买断营运权需要30万元,如果筹集不到就会被别人买走,他又找到阳光银行,说明来意后,孔行长当即同意满足他10万元贷款需求,第二天他就拿到了贷款竞标成功。两年来,他累计贷款9次、金额66万元,现在仅线车一项一年就能净剩30万元以上,该行让他真正体会到廉洁高效的金融服务。 

3.助企做大做强 

2003年李东卫创建了吉拉吐乡东卫米业有限公司,从事稻米加工。东北的稻米加工行业季节性强、资金用量集中,依靠自身积累很难做大做强。2004—2007年基本靠民间借贷融资,不但成本高、而且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没有资金实力也不敢扩大规模。2008年他与阳光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该行采取了保证、机器设备抵押、水稻质押等方式为他累计贷款180万元,他全面更新了机械设备、仓库、输送机、小轿车、楼房等,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常年收储加工,为3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净利润可达120万元,产品远销上海、昆明、四川等地。全村70%以上的农民都与他签订了收购合同,农民坐在家里就能把水稻变成钱。有效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推行微贷技术扩大微型贷款的经验,我们认为应该在全省大力推广。这一经验拓宽了金融业发展的空间,有效解决了小微型企业和农户的资金瓶颈制约,抑制了金融资本净流出态势,提高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增强了全民创业信心,扩大市场就业空间,是一个符合我省实际的富民强省的好办法。 

三、推广微贷技术我省可采取的对策 

1.优化推广微贷技术的环境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推广微型贷款和技术的基础。我省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化成熟度较低,要规范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取费标准,进一步完善担保、评估体系,严格审批担保、评估机构的资质,完善诚信体系。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全省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支持金融机构依法清收和保全资产,推进全省整体信用文化和环境建设。 

2.完善微贷技术推广的政策 

微型贷款需要配套政策支撑。为鼓励运用微贷技术,开展微贷业务,税务部门应将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给微型贷款营销机构,对经办微型贷款业务的机构自该项业务开办日起三年内房产税、印花税、契税等全额减免。省财政对微型贷款业务经办机构实行专项贴息政策,贴息率可按该机构当年微贷业务实际利息发生额的50%掌握。 

3.构建推广微贷技术的信息平台 

导致我省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企业的自身因素,也有金融机构体制、市场等一系列外部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借贷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扭转这一局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微型贷款业务经办机构通报辖区内微型贷款的市场需求、相关企业、个人、机构、规模、时间等情况。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要通过公益性途径向社会推介我省鼓励支持发展微型贷款业务的政策、举措、办法等,及时发布省内金融、经济等与运用微贷技术推广微贷业务的数据、资料等相关信息。 

4.增强微贷发放能力 

制定相关政策,借鉴小额贷款的办法,制定鼓励政策,鼓励各大银行成立微贷专营部门,开展微贷业务和运用微贷技术。 

成立微型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微型贷款市场,激活市场竞争,扩散鲶鱼效应。 

成立微型贷款保险公司,专营微型贷款保险业务,将微型贷款业务经办机构设定为保险理赔第一受宜人。 

作者: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刘玉斌 王占国 杨鹏飞 

                     责编:陶思佳 胡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