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研究动态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提升四大能力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3-31 15:51:00
  • 字体:

                        陶思佳  摘录整理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还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增加了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难度。总的来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们全方位工作和体系化能力建设情况的一次检视。

第一,提升在日常状态和应急状态之间“顺畅双向切换”的能力。各类严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是我们当下面临的现实环境。在有效应对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时,需要快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提供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的产业体系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支撑。

还要看到,即使是在日常状态下,提升更好适应“极值”情况的能力也是产业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需要在“顺畅切换”上下功夫。比如,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双11”购物成了新时尚,2011年至2019年仅天猫平台一家的销售额就从33.6亿元增长到2864亿元。这个数字的激增,不仅反映出消费形态的快速变化,更给企业生产组织和营销方式、物流配送体系、金融支持手段、政府监管方式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改变甚至挑战。在这些方面,我国的产业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提升实现新产业新业态与传统产业之间“平稳衔接”的能力。传统产业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转换是必然趋势,同时也会带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从工业发展史来看,当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处理好这些社会变革挑战比处理好技术变革挑战通常要更为困难,因此也更为重要。

在此次疫情中,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客观上加快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速度。从机遇看,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消费等一批远程非接触式的经济活动得到了宝贵的试错机会和发展空间;“零工经济”等就业形态也得到了更多认可。这正是我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的,也坚定了我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机遇的信心。

第三,提升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积极性的能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疫情期间,很多国有企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抗击疫情,有序复工复产,为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贡献重要力量;不少民营企业在捐款捐物、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抗击疫情、组织复产复工、稳定国内产业链等方面积极作为;一些在华外资企业也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是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种重要的实践能力。为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营造良好环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通过实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更好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努力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第四,提升国内外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的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既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国内区域布局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谋划好生产力的全球布局问题。我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最大规模的制造业能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但从提高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发展更加稳定经贸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个维度看,我国在推动国内外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方面还有一些不足,综合统筹国内外生产力布局是我们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看到的是,此次疫情也凸显了强化海外资源和能力布局的必要性,统筹国内外生产力布局需要在两个市场同时发力。为此,建议在持续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外资和高端人才的同时,推动国内企业有方向、有节奏地走出去,同时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提升海外支持、服务、保障的全方位能力,最终实现国内外生产力布局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