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肉牛屠宰加工现状及趋势
创新处 王宗妍
国际上,近年来,随着全球牛肉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肉牛存栏量、屠宰量、牛肉产量皆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资料显示,2022年全球肉牛存栏量达940370千头,同比增长0.3%。全球肉牛存栏量占比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印度、巴西和中国,占比分别为32.61%、20.61%和10.44%。从产量方面来看,2022年全球肉牛(牛犊)产量为288261千头,同比增长0.7%。从活牛供应量和屠宰量看,2016-2021年,二者供应平稳、增幅不大。2021年,全球活牛供应量为1299359千头,同比增长1.1%;全球活牛屠宰量为238198千头,同比增长1.6%。2023年,全球屠宰和肉类加工市场规模大约为27.62百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41.71百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1%。
国内看,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牛肉和奶制品供给增长速度不及需求增长速度,肉牛养殖行业和屠宰量快速增加,供给差额越来越大,特别是牛肉进口数量和价格进一步增长,总体处于供需“紧平衡”的状态。
存栏量方面,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国肉牛存栏量从8915万头增长到10216万头,年均增长3.4%。2023年末,全国牛存栏10509万头,比上年末增加293万头,增长2.9%,为自2019年以来最高存栏量,2022-2023年末均突破1亿头。内蒙古、云南、四川三省存栏量较高,占全国比重均超过8%。我省占比4%左右,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
出栏量方面,2020年疫情平稳转段后,全国肉牛出栏量稳步增长。2023年,全国肉牛出栏5023万头,比上年增加184万头,增长3.8%,逐年增长,首次突破5000万头。新疆、吉林、宁夏、山西、江苏等省份出栏量较2022年有大幅增长,山东、湖南、海南等省份小幅回落。
牛肉产量方面,2023年,全国牛肉产量753万吨,比上年增加34万吨,增长4.8%,为自2017年以来最高产量,首次突破750万吨。2023年,从各省牛肉产量看,内蒙古产量77.8万吨、河北产量59.4万吨和新疆产量58.38万吨,其中内蒙古占全国比率超10%;与2022年相比,绝大部分省份同比增长,新疆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8.2%。
肉牛屠宰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通过政府强制推广定点屠宰政策、技术设施标准、卫生防疫标准和环保要求,肉牛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业的进入门槛大大提高,个体屠宰户和小型屠宰场逐渐减少,目前全国正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有2000家左右,并逐渐产生了长春皓月、福成五丰、内蒙古科尔沁、秦宝牧业及易赛牛肉等一批大型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
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肉牛产业发展面临产业规模有限、附加值低、增产困难等问题。权威机构推测,2022年我国牛肉屠宰市场规模已达到243亿元,2023年超过258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471亿元。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肉类农产品加工率达到20%,肉牛屠宰加工扩产增效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