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运用“共益债”让烂尾楼起死回生
办公室 唐传亮
2023年底,上海某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价值40亿元的资产得以盘活,购房人历经十年终于交房在即。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大背景下,满足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以实现保交楼是关键,这一成功案例为全国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路径。一是法院积极作为,依法确认生存性权益优先于经营性权益。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庭经过详细调查和解读相关法律,确认为生活需要的购房人享有优先权,近400户商住房购房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群体性矛盾得以缓解,缠绕的线头解开了第一节。二是续建资金作为“共益债”优先受偿,盘活项目多方共赢。根据测算和评估,目前续建资金缺口5亿余元,而整个项目的价值可达40亿元。为打消续建投资人顾虑,上海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的“共益债务”,以5亿元为限确认优先清偿,实现了以5亿元撬动40亿元。三是府院联动破解重整执行障碍,能动司法让烂尾楼重获新生。为推动重整计划顺利实施,上海市政府和法院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在符合政策及预售标准的情况下,由法院出具裁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相关部门配合,逐步打开未售商铺、办公楼销售的网签锁定状态,使得未售商铺、办公楼也可以继续销售回拢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