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引争议 我省预制菜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产业处 朱雪婧
在“宅经济”的风口下,省时便捷的预制菜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3-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以20%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预制菜产业有望发展成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当前各地方如火如荼发展预制菜产业,但“线下餐厅也用预制菜”、“预制菜进校园”等话题不断冲上热搜引发社会热议,“预制菜变质”“生产日期涉嫌造假”“预制菜食品中有异物”“添加剂归类模糊”等消费投诉时有所见,消费者对预制菜营养、健康、安全等方面有所顾虑。2023年3月14日,黑猫投诉联合微博发布《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据黑猫投诉不完全统计,微博平台2022年全年与消费维权相关的热搜中阅读量超1000万的有54个与食品安全相关。海南12345热线对回答市民有关预制菜进学校问题冲上热搜,海南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已经做了联合部署,不支持不鼓励预制菜进校园,将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健康安全。
食品安全一直是关系群众健康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任务。针对我省预制菜规范化管理,有如下几个建议:一是做好资质把控。我省应针对预制菜生产环节建立起较为严格的准入体系,加强预制菜生产企业资质审查。二是做好全流程审查。我省应就预制菜的生产条件以及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贮存运输等做出明确规范,同时引导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就原料控制、生产关键环节控制、检验控制以及运输和交付控制四方面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原料品质及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原料符合相关标准与规定,确保企业在加工环节采取严格的生产标准及卫生措施,对不合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及曝光力度,同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消费者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便捷的向相关部门检举维权,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共利益。四是鼓励企业针对预制菜“两次烹饪”特点建立智能化食材全流程可回溯系统,实现原料、生产过程、成品全流程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