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讨会发言
高质量处 孟宇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蓝图,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决定》包含了300多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主要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也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把这些深层次、关键性、顽固性的问题解决好了,发展潜力才能真正激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长期向好的基本盘才能得到根本保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不断巩固,走好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归根到底是要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跃奠定基础。
我处室全称为高质量发展与重大项目研究处(专家服务处),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关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由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另外一方面,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决定》中第三部分从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五个方面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下一步的部署。此外还在教育、统计体系构建、税收、转移支付、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就业、人口、国家安全等方面提到了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决定》所提及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中,与高质量发展高度绑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对于吉林省而言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十分宽广并且全面的概念,几乎涵盖吉林发展的每一个领域。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东北振兴推进吉林振兴,到涉及到吉林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在高质量发展中所涉及。促进吉林高质量发展是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的,只有贯彻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才能促进吉林高质量发展,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也是更好的完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近些年的工作中,我处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试图从多方面为吉林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课题涵盖氢能产业、自贸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影视产业、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教育、县域承载能力、人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科技创新、吉林人参、康养、医美、演艺经济、储煤基地、新质生产力等多方面,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吉林特色产业均有覆盖。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之后,我处室在第一时间设立课题,并针对吉林省的新质生产力现状进行了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要求。通过调研吉林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情况,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对吉林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吉林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产业项目培育后发展壮大能力不强,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吉林省的基础条件导致的,但也不乏一些由于改革不够深入和体制结构僵化导致的一些问题。《决定》中所提及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在省内形成研究合力,吉林省在优势领域(诸如汽车、新能源、化工、医药、航空航天)依托市场为新技术开发及时提供应用场景,在大量应用中优化改进、迭代升级,在保障“五大安全”的前提下,发挥产业优势,进一步培育吉林省新质生产力。由于我处性质的特点,往往不聚焦于单一领域,而是在多个领域方面针对吉林省高质量发展开展调查研究,这拓宽了我处工作的方向,能选择更加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但也导致了处室研究内容不够集中,在高质量发展的方面探讨可能不够深入,重大项目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多。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中,处室所涉及到的方向也不集中,也导致对《决定》及相关政策的学习不够具体,没有能够针对某一点深入分析政策,解析方案,一定程度导致了学习的深度不够。在下一步的课题选择中,处室也会充分结合《决定》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考虑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领域开展课题研究,重点针对吉林省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新型产业、未来产业开展下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