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9-10 10:41:00
  • 字体:

社会处 韩沛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的延续与升华,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路径和整体部署及时间表,特别是突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而我们处研究的社会民生保障、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正是这种核心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按照程主任的指示和机关党委通知的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梳理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处内的研究成果,就社会发展与环境研究处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一、从社会处研究方向的角度领会《决定》

  (一)在《决定》内容方面,社会、环境领域改革点多、线长、面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我们认为,社会领域改革的主题是公平,社会公平要跟经济增长、国家治理一同推进。《决定》涉及社会民生、环境资源的专项领域改革有4个部分、13个条目,比例大致接近总体的1/3和1/4左右。4部分分别为:“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十一、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十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十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部分内容)”。

  (二)相较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进一步凸显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集成性

  《决定》抓住改革重点,突出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这次全会作出把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战略部署,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以生态文明方面改革为例,《决定》中生态文明方面是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14个专门领域的系统改革部署之一,对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充分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相较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内容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集成性更加凸显。

  二、近些年,社会处通过研究成果助推吉林社会、环境领域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托幼、基层治理、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领域改革,着力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改革成效的重要检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因此,我们梳理了社会处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近11年的研究成果。经过梳理,总体上看,这11年间我们研究教育、医药卫生、基层治理、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课题相对较多,研究收入分配、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养老托幼的课题相对较少。因时间有限,选取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如下:

  在收入分配方面。2016年,参与完成了《扩大吉林省中等收入群体对策建议》。

  在就业创业方面。2021年,完成了《留住我省高校毕业生建设吉林的几点建议》课题。

  在教育方面。2014年,完成了《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完成了《我省“双减”政策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科技创新方面。2021年,完成了《我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策研究》;2024年,完成了《推动吉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保障方面。2014年,完成了《我省城镇基本医保体系建设问题研究》;2021年,完成了《关于探索吉林省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建议》;2023年,完成了《加快发展吉林省保障性租赁住房对策研究》。

  在医药卫生方面。2014年,完成了《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思路》;2018年,完成了《吉林省社会办医情况调研报告》;2023年,完成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吉林省社区医院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养老托幼方面。2021年,完成了《关于吉林省申请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政策的建议》;2024年,完成了《吉林省发展养老金融思路研究》。

  在基层治理方面。2022年,完成了《推动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对策研究》;2023年,完成了《推动吉林省城市社区治理精细化对策研究》。

  在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2018年,完成了《我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调查——新阶段推进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思路建议》;2022年,完成了《加快发展我省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2024年,完成了《关于推进吉林省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完成好今年课题任务

  2024年社会处绩效课题6个,目前已经完成2个课题,剩余的4个课题,我们将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基础上,结合《决定》中提出改革方向,高效、按时、保质完成。如《加快完善吉林省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对策研究》课题。《决定》提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将按照《决定》要求,在明晰责任边界,特别是新业态领域;建立平战结合应急队伍;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推进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课题。《决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职业教育不能单纯地办成就业教育,需要借鉴更多普通教育的体系与内容。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以来,各地围绕职普融通陆续开展探索实践,但综合来看,各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较有限。对吉林而言,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也是进一步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认为应把融合改革放在产教联合、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强跨学科、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的组织协调,促进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

  四、以《决定》提出的改革为引领,谋划好未来的课题

  接下来,社会处将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密切结合处室职责,在融会贯通把握党中央精神基础上,聚焦《决定》中提到的社会民生保障、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领域的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重大改革问题谋划新课题,切实把握问题要害,结合省情,借鉴外省有益经验,努力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改革建议和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比如人口问题。《决定》提出:“已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问题一直是影响我省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迭代升级人口人才政策,去年全省跨省净流入人口4.34万人,近13年来首次实现人口净流入。但也要看到,东北人口总量仍处在下降趋势,去年吉林总人口减少8万人以上,其中自然减少12.6万人,主要原因是老龄化、少子化导致死亡率较高、出生率较低。接下来要在《决定》提出相关举措的指导下,谋划开展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相关课题研究。再比如,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问题。《决定》提出“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贯通”。创新链连接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各环节,产业链连接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各环节,两者构成了四链基础架构;资金链和人才链提供金融活水和智力支持,共同服务于创新链和产业链。吉林省是科教大省,作为东北首个创新型省份,吉林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幅度位居全国前列,新材料等方面一大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安全提供了强劲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痼疾,我省也不例外,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及时有效地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四链之间相对分割而不是相互融合。我们应该系统梳理吉林省四链对接融合的堵点、卡点、断点,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围绕谋划建立统筹推进“四链”深度融合的工作机构、科学设计有利于各链条各环节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批应用牵引、供需匹配的四链深度融合载体和互联互通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推动我省科技、产业、金融、教育紧密结合发展。